【轉載】艱難求生!替代燃料為水泥企業爭取更多效益及生存空間
瀏覽次數:
發布時間:2023-06-18 11:27:18
水泥價格處于低位,但同時煤炭價格高企,企業成本壓力巨大,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,企業生存艱難。 ......
6月過后,國內各地開始陸續進入雨季,水泥行業迎來傳統的銷售淡季,進一步加大了水泥價格下跌的壓力,一些地區水泥價格已經跌破企業成本線。近日華東部分地區成交價格已逼近300元/噸左右。
水泥行情低迷,旺季不旺,淡季更淡。水泥價格處于低位,但同時煤炭價格高企,企業成本壓力巨大,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,企業生存艱難。
替代燃料緩解水泥企業成本壓力
煤炭和電力是水泥行業能源的主要來源,通常而言,煤炭和電力成本占到水泥生產總成本的50%左右。但在2021年,煤炭價格從每噸不到600元飆升至接近2000元,一度被人們戲稱為“煤超瘋”。
近兩年來,隨著煤炭價格上漲,水泥企業的生產成本壓力較大,企業也在思考如何應對。尤其是雙碳目標的要求下,水泥行業即將納入碳交易體系,未來二氧化碳排放權需要真金白銀來支撐,對企業的成本影響逐漸加大,采用替代燃料是大勢所趨。大多數水泥企業開始積極探討和逐漸使用替代燃料。
替代燃料,也稱作二次燃料、輔助燃料,是使用可燃廢棄物作為水泥窯熟料生產,替代天然化石燃料,可燃廢棄物在水泥工業中的應用不僅可以節約一次能源,同時有助于環境保護,具有顯著的經濟、環境和社會效益。有數據顯示,如果在水泥生產中使用40%的替代燃料,每生產100萬噸熟料將少排放約10萬噸二氧化碳。
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高玉宗曾表示,水泥制造業是建材工業中的能耗和碳排放大戶。當前,很多水泥企業已經開始使用替代燃料,以追求降低生產成本,減少碳排放。通過綠色、低碳、環保轉型,為企業自身爭取更多的效益及生存空間。
近年來,海螺水泥、天山股份、華新水泥、塔牌集團等不少水泥企業都在加快推進非化石能源替代燃料,推行能源結構綠色化。
2023年3月22日,洛陽中聯就地取材開始從當地香菇基地回收廢菌棒和廢樹枝,通過破碎機破碎,皮帶運輸到熱盤爐,在熱盤爐內燃燒;燃燒后熱量通過分解爐進入旋風筒內進行熱交換,從而達到生物質燃料替代化石燃料的目的。
生物質燃料使用后有效地減少原煤的使用,從而達到節能降碳的效果,不僅可節約成本,而且低碳環保。根據目前使用情況分析每小時使用3噸的生物質燃料,可降低1噸原煤,從而減少2.25噸CO2排放,僅當地生物質燃料每年就可減排2370噸CO2。
此前,華新水泥發布的《低碳發展白皮書》中顯示,2022年,華新水泥累計使用各種替代燃料387萬噸,國內工廠合并熱值替代率已達15.9%;通過落實替代原料的質量分析與配料優化,全年綜合利用各類非碳酸鹽類工業廢渣223.59萬噸。截至2022年底,華新水泥已累計安全生態化使用廢棄物衍生替代燃料1500多萬噸,國內全部窯線合并替代燃料的熱替代率已達到15%。
據了解,繼2018年在柬埔寨馬德望海螺開發建設了生物質替代燃料系統之后,海螺集團2020年又在樅陽海螺建成了國內行業首個生物質替代燃料項目,項目投用后年節約標煤8.4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20萬噸。
在“雙碳”目標、電價市場化、煤價高企等綜合大背景下,越來越多的水泥上市企業均通過加大力度發掘替代燃料、可再生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燃燒和電力消耗,逐步提升“綠色能源”使用比例。這不僅能夠提升自身應對外部風險的能力,更有利于助推水泥行業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。
來源:水泥網APP